文/图 全媒体记者 罗文鹏 王翟 通讯员 郝爽
五月的粤港澳大湾区,华冠织锦、绿意盎然。
2025湖南—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(“港洽周”)期间,衡阳代表团深入广州、深圳开展精准招商,举办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专场推介会,实现了产业链招商与城市品牌推介的双向突破,引来各地投资者众相期盼的目光。

高位推动,政企对话叩开合作之门
5月14日至16日,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飞及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朱健领衔的衡阳代表团走进粤港澳大湾区。
三天时间里,行程满满,收获多多。除了参加2025湖南—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的系列活动,衡阳代表团还深入广州、深圳两地,考察企业、会见客商。
从广州的思林杰科技、广电计量检测集团、禾信仪器,到深圳的和而泰智能控制、曼顿科技、今日人才,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均是细分领域内的翘楚,或者单项冠军。
精准招商,是这次行程的关键词。考察的企业在智能计量、质谱分析、智能控制、数智员工等领域有许多前沿探索和创新成果,对于时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、行业大模型都有独到的领悟。它们紧扣时代的“命门”,也掌握着抢占市场“独门绝技”,恰好是衡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所欠缺、所急需。
“开放城市级的应用市场”“共同探索首创场景应用”“提供‘无事不扰’和‘有求必应’的营商环境”,面对这些极具成长性、发展潜力的“鲶鱼型”明星企业,衡阳代表团抛出诚意满满的橄榄枝。
双方相谈甚欢,企业纷纷表达来衡投资的意向。甚至有企业明确表示,要到衡阳设立区域总部,要将在大湾区融到的资金投入衡阳场景应用开发中去。
以诚相交,衡阳的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。在可遇见的未来,围绕“技术攻关-场景应用-产业孵化”全链条合作,无论是“新朋友”,还是“老朋友”,他们将共同为衡阳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崛起注入澎湃动能。
专场推介,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备受瞩目
5月15日,本次“港洽周”专场活动之一——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(以下简称“产业园”)专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“智能衡器”命名的计量产业园,由国企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的新兴园区,其以三大优势震撼亮相:
国家战略铸就产业地标。计量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。基于这一战略考量,产业园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湖南省委、省政府共同“养育”,肩负着“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、服务制造强国建设”的重大使命,形成“衡”字文化地标与“智能衡器计量”产业地标的历史性交会。其辖“一区两基地”,规划面积8800亩,建有石鼓核心区、船山时间谷基地和衡山科学城基地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
三维赋能打造投资洼地。一是国家层面支持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支持产业园建设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、国家质检中心、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服务平台,并将在标准制订、项目申报、基础建设、人才培养、会展集聚等方面予以倾斜。二是省级政策加持。湖南省出台《雷速体育,雷速直播支持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给予衡阳连续三年每年不低于3亿元的资金支持,同时设立总规模20亿元、全国唯一的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基金。三是市级全面护航。衡阳市编制《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入园政策》,企业入驻产业园可享受“用地成本减半+奖补免申即享+场景优先开放”超级礼包。
先进集群开启产业蓝海。作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,衡阳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,输变电装备、钢铁有色、盐卤化工、核技术应用等优势产业远近闻名。近年来,智能衡器计量领域也涌现了以镭目科技、率为科技、北方光电为代表的200余家企业,2024年产值达104亿元,来势喜人,前景广阔。
推介会上,共有涉及智能检测、低空飞行、智慧医疗等领域的10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,总投资额145亿元,将为产业园发展注入高能量的“加速度”。
双向赋能,丈量战略新高度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衡阳市招引重大项目53个,总投资额185.33亿元,其中引进甘澳凉茶等10亿元以上项目3个,程铃汽车制造等“三类500强”项目3个。
资本密集加码,成为衡阳GDP连年稳健增长、连续四年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、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直观注脚。企业“用脚投票”的逻辑背后,是这座城市以现代产业集群、高效政务服务、广阔消费市场及开放创新生态构筑的长期价值引力场。
今年10月,衡阳将承办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、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会议、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(2025)等活动,衡阳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绘就的新时代“度量衡”产业版图逐步显现。
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”从湘江之畔到粤港澳大湾区,这场跨越山河的双向奔赴、双向赋能,正丈量出衡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高度。